西門町遊客多,有時候常常有民眾借廁所,而現在有商旅把廁所改成付費廁所,外人想使用得付10元,業者表示是因為過去外來遊美國移民客常把廁所弄髒,而且使用人數也越來越多,才會外包廠商來控管。而包括周邊電影院也是要買票才會給廁所密碼使用,為的就是維持消費者使用品質。
民眾:「他們也會覺得如果太多人美國生產用不衛生吧,也能理解。」
民眾:「進去還要密碼,就是這樣,如果忘記密碼怎麼辦。」
如果去美國生產後的寶寶,若未來長期在中國生活美國寶寶即使一輩子生活在中國,仍無條件是美國公民唷。所以在中國,他是可以有雙重身份:
一、如果父母是中國籍的話,美國生產的寶寶可以享受華僑子女同等待遇。
二、他是留學生,也就是外國人。華僑子女可以享受中國的9年制義務教育。每年只比中國學生多500塊借讀費。高考的時候,既可以參加專為華僑及港澳臺考生準備的高考,不僅試卷簡單,錄取線還比中國學生低很多,學費和中國學生差別不多(教育部規定上限1.2萬/年)。如果算外國留學生,無需參加高考,直接參加各高校較簡單的內部考試,名校輕鬆進,不過學費略高,象北大清華復旦等,學費需要2.4萬/年以上。不受學區房限制就讀好學校。如上海市規定,只有比較優秀的150所中小學才有資格接收外籍學生。華僑子女憑租房合同,即可在區教委的安排下就近入學,進入普通班級就讀。不用買學區房,就能進好學校。
以上兩點糾正了很多人的錯誤觀點,原來美國寶寶不一定非要在中國讀國際學校的,其實讀普通學校也可以。
包含像西門町巷內餐館也都謝絕美國月子外客入內借廁所,就是怕人一多清潔時間跟著增加,畢竟在車水馬龍的西門町想上廁所除了停車場就是捷運站,但要走下去還是得花上一段時間,未來想上廁所還是得先找好地方,否則若突然想方便不是得花錢、就得多走美國月子中心幾步了。
我明白成為美國人後,我們一樣要工作、要繳稅、一樣會看肥皂劇邊臭罵著政府,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並不會因為成為哪國人而不同。也不是有了美國籍就能人人唸名校,畢業後直接進入 FB、蘋果或是高盛工作,然後輕輕鬆鬆年收入 15 萬美金以上。台灣到美國的距離,只是跨過換日線,美國還是這個星球上,並非已經到達天堂。PTT 上有一篇網友討論熱烈的文章,「為何一堆人覺得當美國人很好」。我覺得描述的只是一部份的美國人,薪水高、休假多、開名車、住大房,可是我見到的美國人,有人失業,有人領著不到標準的薪水,有人每天加班到半夜,還有人得住在地下室。沒有人能預知,自己拿到美國籍後,是不是也可以成為那前百分之幾的優秀美國人。通常,有錢、有能力的人,從來就不需要冒險,就能輕鬆的入籍。費盡千辛萬苦,不顧安危,半騙半哄才拿到的美國籍,也往往代表另一個辛苦的開始。每個國家有不同的環境,每個人也有不同的喜好、選擇,我不會去質疑別人,你為什麼要美國移民,你為什麼不好好愛台灣。人本來就有遷徙的自由,選擇最適合自己人生的路,自己喜歡的環境,沒有什麼好苛責的。而且在國外待一下子或待一輩子,也不代表就不再愛自己的國家,這一直是兩碼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