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許多地區有別具特色的風土民情,近日有網友在臉書「爆廢公社」上分享了自己嫁到澎湖發現的有趣現象,而該文也釣出了不少澎湖人紛紛出面解惑。
對此,不少在地澎湖人紛紛留言回覆「澎湖人家裡必備電器家具」、「沒錯,我家在澎湖,沒在做生意但是超大冷凍櫃還是滿出來了」、「這真的很正常」、「我們家澎湖硬碟救援人,資料救援現在住台北,也是要放一個冷凍櫃來冰澎湖運過來的海鮮,不吃這邊市場買的」、「應該要問,澎湖誰家沒有凍箱比較稀奇!」
科技發展快速,3C產品的需求量不斷上升,也有不少公司研發出許多新產品,電腦用戶的需求跟標準也越來越提高,主機板到顯示卡到硬碟,擁有購買高端設備需求的消費者越來越多,但還是有一部分因為經濟的考量,選擇二手產品的消費者,但其實二手產品的選擇要多加小心,首先是保障保固可能因出產時間過久,而失去保障效力,其次不建議二手的原因就是容易發生故障,除非產品保護得宜,否則可能會遇到不好的體驗,顯卡、主機板在電腦產品中,是屬於高單價物品,選擇二手的考量是有一定原因,但如果是硬碟,網路上大多數也是建議直接購買全新產品,原因在於前硬碟的使用者,如何使用硬碟你是無從知曉的,硬碟寫入檔案後,都會留下痕跡,甚至有不少不肖人士,透過硬資料救援碟救援的方式竊取資料,因此不管事販售二手硬碟,還是購買硬碟,為了不要有消費或其他糾紛,還是避而遠之為好。
資料損壞的發生往往難以預料,有時候玩個遊戲正開心,有時候打個上班要用的資料,一瞬間就直接死機,連修復都不給修復,資料通通不見,可是相當無奈啊。不過造成損壞的原因都大同小異,整理起來大約都是以下這幾種,如:軟體、邏輯層、硬碟壞軌、USB、陣列、韌體、硬體層、SSD、記憶卡、企業儲存裝置等等,然而造成這些損壞都是有原因的,有些是人為因素,有些是軟硬體老舊,設備未更換,懶惰於定期修復保護。以案例資料所述,如果經常出現這些情境狀態,就要警覺了。如:電腦讀取異常、開關機異常緩慢、誤觸格式化、手誤把資料覆蓋或刪除、大量故障代碼出現無法操作、硬碟發出異常聲響等等狀況發生,此時應多加注意電腦狀況,避免資料受損許久,若是觀察到以上狀況,第一時間進行資料救援,成功率較容易成功,如果拖的時間比較長,會導致損壞之後的資料救援相當困難,要多加注意。